基本信息

得寸则寸

发音:dé cùn zé cùn

简拼:dczc

类型:中性成语

结构:联合式成语

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;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。

出处: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王不如远交而近攻,得寸则王之寸, 得尺亦王之尺也。”

解释:得到一寸就是一寸。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,得多少就是多少。

示例:他主张人民应该主动在各种实践中,试行新的想法,“得尺则尺,得寸则寸”。

得寸则寸

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译文节选

秦王说:“请您告诉我,决定的大计有那些失误?”范雎说:“大王越过韩、魏,去进攻强齐,这是打错了主意。因为少出兵,就不足以损伤齐国;多出兵,又对秦国有害。我猜测,大王的计谋是,自己少出兵,而让韩、魏全力以赴对付齐国,这样是不恰当的。现在的情况很清楚,盟国是不可信赖的,越过别国去进攻敌国,难道可以吗?这样实在是大大地失算了。从前齐国越过别国,去攻打楚国,在垂沙一战中,战胜了楚军,杀掉了楚将又开辟了千里的领土,结果是尺寸之地一无所得。难道是齐国不想扩充土地吗?不是的。这是因为形势不可能让齐国得到土地。诸侯见到齐国疲弱,君臣之间又互不信任,于是出兵进攻,结果齐国兵败主逃,被诸侯耻笑。为什么会后果如此惨痛,为诸侯耻笑呢?这是因为它越过别国去进攻楚国,去让韩、魏乘其疲惫而得利的缘故。这就是所说的‘把武器借给贼寇,把粮食送给强盗’,让自己受害,让别人得利的愚蠢做法。”大王不如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,这样,得了一寸土地就是大王的一寸土地,得了一尺土地就是大王的一尺土地。可现在您不这样做,却去实行远攻,这不是太错了吗?况且从前中山国方圆五百里的土地,被赵国灭亡以后,一国独揽,成就了功业,显扬了名声,得到了好处,诸侯都不能伤害,现在韩、魏处于中原之地,是天下的中枢。大王如果想建立霸业,必须使韩、魏亲附,而让秦国掌握天下的中枢。这样,可以威胁楚、赵两国。如果赵国强大就使楚国亲附秦国,如果楚国强大就使赵国亲附秦国。楚、赵两国都亲附秦国,齐国就必定害怕秦国,也一定会言语谦恭,用大量钱财来讨好秦国。齐国既已亲附秦国,到那时,灭亡韩、魏只是举手之劳罢了。”

王曰:“愿闻所失计。”睢曰:“大王越韩、魏而攻强齐,非计也。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;多之则害于秦。臣意王之计,欲少出师,而悉韩、魏之兵则不义矣。今见与国之不可亲,越人之国而攻,可乎?疏于计矣!昔者,齐人伐楚,战胜,破军杀将,再辟地千里,瞩寸之地无得者,岂齐之欲地哉,形弗能有也。诸侯见齐之罢露,君臣之不亲,举兵而伐之,主辱军破,为天下笑。所以然者,以其伐楚而肥韩、魏也。此所谓藉贼兵而赍盗食也。王不如远交而近攻,得寸则王之寸,得尺亦王之尺也。今舍此而远攻,不亦缪乎?且昔者,中山之地,方五百里,赵独擅之,功成、名立、利附,则天下莫能害。今韩、魏,中国之处,而天下之枢也。王若欲霸,必亲中国而以为天下枢,以威楚、赵。赵强则楚附,楚强则赵附。楚、赵附则齐必惧,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,齐附而韩、魏可虚也。”

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,得多少就是多少。

得到一寸就是一寸。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,得多少就是多少。

与得寸则寸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