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
不倒翁

发音:bù dǎo wēng

简拼:bdw

类型:贬义成语

结构:偏正式成语

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处世

出处:清·赵翼《陔馀丛考·卷三十三》:“儿童嬉戏有不倒翁,糊纸做醉汉状,虚其中而实其底,虽按捺旋转不倒也。”

解释:不倒翁:本是一种玩具。比喻善于应付环境而能长期保持自己权位的人。

示例:谢林曾任御史大夫多年,年轻时刚直不阿,是诸多权臣的死敌,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,但一直为先帝倚重,是以成为少有的言官不倒翁,人送外号“谢不烂”。

不倒翁

旧时有一种叫不倒翁的儿童玩具,形似老人,上轻下重,扳倒后能自动起来,俗呼“扳不倒”。

不倒翁,因其按捺旋转不倒的特点,被赋以善于自保的代名词。有这样一个故事:清朝有个大官,党羽众多,一次,一个自称门生的人来拜见,并带来一个大漆盒,打开一看,里面是百十个大小不同的不倒翁。门生说:“家乡的泥土易制此物,技艺亦颇精巧,特送给大人解闷。”大官收下了,暗笑这门生有点儿冒傻气。门生走后,家人都来看玩意儿,发现每个不倒翁背后都贴着写有名字的字条,其中最大的一个贴着那位大官的名字。盒内有一纸条,上写:“头锐能钻,腹空能受,冠带尊严,面和心垢,状似易倒,实立不扑。”此言把不倒翁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,且刺之痛切。

大官大怒,令手下人细查,才发现自己根本没这样一个门生。不倒翁式的官儿,古今不乏其人。唐朝有位封德彝,宠极生前,罪暴其后,其人历隋唐两代而荣华不衰。他精于运筹官场,整日纵横捭阖,玩弄关系,成为保其位而固其宠的不倒翁。

儿童嬉戏有不倒翁,糊纸作醉汉状,虚其中而实其底,虽按捺旋转不倒也。吴伟业集中有诗。考之《摭言》,则唐人已有此物,名酒胡子,乃劝酒具也。卢汪连举不第,赋《酒胡子》长篇以寓意,序曰:“巡觞之胡,听人旋转,所向者举怀,颇有意趣。然倾倒不定,缓急由人,不在酒胡也。乃为之作歌。”按此则其形制与今所谓不倒翁者正相似,特其名不同耳。

比喻善于应付环境而能长期保持自己权位的人。

不倒翁:本是一种玩具。比喻善于应付环境而能长期保持自己权位的人。

与不倒翁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