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
安土重迁

发音:ān tǔ zhòng qiān

简拼:atzq

类型:中性成语

结构:联合式成语

正音:重,不能读作“chónɡ”。

辨形:迁,不能写作“千”。

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安于本乡本土的生活。

出处:《汉书·纪·元帝纪》:“安土重迁,黎民之性;骨肉相附,人情所愿也。”

解释:土:乡土;重:看得重,不轻易。安于本乡本土,不愿轻易迁移。形容留恋故乡。

示例:从老远的地方搬向另一个地方,对于安土重迁的华人来说,是件大事。

安土重迁

《汉书·纪·元帝纪》译文节选

三十日,日偏食。下诏说: “曾闻明王在上,忠贤各司其职,就能让百姓安居乐业,周边地区蒙受恩泽。今日朕暗于王道,日夜忧虑, 还不能求得治道的真谛。每看到一事就定不了标准,每听到一言就拿不定主张,是以政令不能贯彻始终,得不到臣民的真正拥戴, 空谈阔论,未能办成几件实事,这是天下所共闻的。公卿大夫的爱憎各异, 有的缘奸作邪,贪赃枉法,百姓将去依靠谁啊 ! 六月三十日, 出现日食。《诗》不是说过吗 ?‘今天的百姓饱受灾祸,处境是十分地可哀 !’ 从今以后,公卿大夫应该严肃思考上天所示的警戒,慎于修身,明确施政的长远目标, 以辅佐朕的不足之处。直言进谏,无所隐讳。”

九月十三日,罢去卫思后园陵与戾太子园陵。冬十月二十日, 罢去在郡国的祖宗祠庙。各陵园分别划归三辅所辖。以渭城寿陵亭部原上为元帝初陵。下诏说: “安土重迁,是黎民的本性;骨肉相附,是人情的自然。前不久,有关机构引用臣子之义,奏请迁徙郡国人民以奉园陵祭祀,使百姓远弃先祖坟墓,破产失业,亲戚别离, 迁出的怀有思念亲人之心,在原籍的亲人又有不安之意。这样,关东就会因迁徙而虚耗费用, 迁入关中的人又无业可从,这不是长久之计,《诗》不是说过吗 ?‘人民劳苦已久,至此可以小享安康。施恩泽于中原啊 ! 进而安定四方。 ’ 今所设置的初陵,不必移民设置县邑,让天下都能安土乐业,不必担心迁徙流动。特布告天下,使百姓明知。 ” 又罢去先后为其父母守冢奉祭祀的奉邑。

九月戊子,罢卫思后园及戾园。冬十月乙丑,罢祖宗宙在郡国者。诸陵分属三辅。以渭城寿陵亭部原上为初陵。诏曰:“安土重迁,黎民之性;骨肉相附,人情所愿也。顷者有司缘臣子之义,奏徙郡国民以奉园陵,令百姓远弃先祖坟墓,破业失产,亲戚别离,人怀思慕之心,家有不安之意。是以东垂被虚耗之害,关中有无聊之民,非久长之策也。《诗》不云乎?‘民亦劳止,迄可小康,惠此中国,以绥四方。’今所为初陵者,勿置县邑,使天下咸安土乐业,亡有动摇之心。布告天下,令明知之。”又罢先后父母奉邑。

形容留恋故乡。

土:乡土;重:看得重,不轻易。安于本乡本土,不愿轻易迁移。形容留恋故乡。

与安土重迁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