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
不差累黍

发音:bù chā lěi shǔ

简拼:bcls

类型:褒义成语

结构:动宾式成语

用法:动宾式;作谓语;形容丝毫不差

出处:东汉 班固《汉书 律历志上》:“度长短者不失毫厘,量多少者不失圭撮,权轻重者不失黍累。”

解释:不差: 1.无差错。 2.不错,不坏。 3.不缺。累黍: 1.古代以黍粒为计量基准。累黍,谓按一定方式排列黍粒以定分﹑寸﹑尺及音律律管的长度;同时定合﹑升﹑斗﹑斛以计容量,定铢﹑两﹑斤﹑钧﹑石以计重量。三者互相参校。见《汉书.律历志上》。 2.指极微小之量。 3.指累积微量。形容丝毫不差。

示例:认真负责,做出来的统计表不差累黍。

不差累黍

东汉 班固《汉书 律历志上》节选译文

数就是一、十、百、千、万,是用来计算统计事物,顺应人的性命的规则。《尚书》说:“首先要建立算数来命名万物。”原本产生于黄钟的律敷,从一开始,用三来乘,再用三来乘,……经过十二次相乘的数字,得十七万匕千一百四十七,即一乘以三的十一次方,五行的数字都齐备了。它的计算方法是用竹子,直径一分,长六寸,用二百七十一枚就形成六角,是一握的数量。直径就像十二律六阳中黄钟的十分之一,长度就像六阴中林钟音律的长度。它的数字是用《周易》中大衍之数是五、十,其用数为四十九,就成为阳六爻,从而形成六爻周转流行的景象。推演历术、产生律吕、制作器物,用规来画圆,用矩来画方,称量物体,量知多少,窥探幽深,求索隐微,勾画描绘致深致远的事物,没有不用数的。测量长短可以不差毫,容量多少不差圭撮,称量轻重不差黍累。记数超过了一的,和超过了十的,长大于一百的,大小超过一千的,演算超过一万的,计算都在于算数的方法。公布天下,是小学的准则。职责在于太史,羲和掌管‘芦。

数者,一、十、百、千、万也,所以算数事物,顺性命之理也。《书》曰:“先其算命。”本起于黄钟之数,始于一而三之,三三积之,历十二辰之数,十有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,而五数备矣。其算法用竹,径一分,长六寸,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,为一握。径象乾律黄钟之一,而长象坤吕林钟之长。其数以《易》大衍之数五十,其用四十九,成阳六爻,得周流六虚之象也。夫推历生律制器,规圜矩方,权重衡平,准绳嘉量,探赜索隐,钩深至远,莫不用焉。度长短者不失毫厘,量多少者不失圭撮,权轻重者不失黍累。纪于一,协于十,长于百,大于千,衍千万,其法在算术。宣于天下,小学是则。职在太史,羲和掌之。

形容丝毫不差。

不差: 1.无差错。 2.不错,不坏。 3.不缺。累黍: 1.古代以黍粒为计量基准。累黍,谓按一定方式排列黍粒以定分﹑寸﹑尺及音律律管的长度;同时定合﹑升﹑斗﹑斛以计容量,定铢﹑两﹑斤﹑钧﹑石以计重量。三者互相参校。见《汉书.律历志上》。 2.指极微小之量。 3.指累积微量。形容丝毫不差。

与不差累黍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