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
以夷伐夷

发音:yǐ yí fá yí

简拼:yyfy

类型:中性成语

结构:偏正式成语

用法:偏正式;作定语

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邓训传》:“议者咸以羌、胡相攻,县官之利,以夷伐夷,不宜禁护。”

解释:夷:旧指外族或外国。指在军事上利用对方本身的矛盾,使自相冲突,削弱力量。

示例:对外国侵略者,清政府采取了以夷伐夷的政策。

北匈奴饥乱,降南部者岁数千人。秋,七月,南单于上言:“宜及北虏分争,出兵讨伐,破北成南,并为一国,令汉家长无北念。臣等生长汉地,开口仰食,岁时赏赐,动辄亿万,虽垂拱安枕,惭无报效之义,愿发国中及诸部故胡新降精兵,分道并出,期十二月同会虏地。臣兵众单少,不足以防内外,愿遣执金吾耿秉、度辽将军邓鸿及西河、云中、五原、朔方、上郡太守并力而北。冀因圣帝威神,一举平定。臣国成败,要在今年,已敕诸部严兵马,唯裁哀省察!”太后以示耿秉。秉上言:“昔武帝单极天下,欲臣虏匈奴,未遇天时,事遂无成。今幸遭天授,北虏分争,以夷伐夷,国家之利,宜可听许。”秉因自陈受恩,分当出命效用。太后议欲从之。尚书宋意上书曰:“夫戎狄简贱礼义,无有上下,强者为雄,弱即屈服。自汉兴以来,征伐数矣。其所克获,曾不补害。光武皇帝躬服金革之难,深昭天地之明,故因其来降,羁縻畜养,边民得生,劳役休息,于兹四十馀年矣。

夷:旧指外族或外国。指在军事上利用对方本身的矛盾,使自相冲突,削弱力量。

夷:旧指外族或外国。指在军事上利用对方本身的矛盾,使自相冲突,削弱力量。

与以夷伐夷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