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
息事宁人

发音:xī shì níng rén

简拼:xsnr

类型:褒义成语

结构:联合式成语

正音:事,不能读作“sì”;宁,不能读作“nìnɡ”。

辨形:事,不能写作“是”。

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

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章帝纪》:“其令有司,罪非殊死且勿案验,及吏人条书相告,不得听受,冀以息事宁人,敬奉天气。”

解释:息:平息;宁:安定。指调解纠纷;使事情平息下来;使人们平安相处。

示例:我承认我是抱着“息事宁人”的苦衷来接受它的。

息事宁人

 

二年(85)春正月初五,章帝诏令说:“《令》规定‘民有生孩子的,免田赋,免三年人头税’。现在怀孕的,赏赐胎养者一人三斛,丈夫免赋,免人头税一年,明文规定。”又诏令三公说“:春天正是生养的时候,万物种子发芽,应助当阳萌动,使发育得时。今命有司,罪非斩首外暂且不要案验,吏民条陈告状也不要受理,希望息事宁人,享受天时。立秋后照旧办理。俗吏故意做表面功夫,似是而非,以人事测度还蛮好听,拿天地阴阳来讲就有伤造化,我很厌恶,很为苦恼。安分的官员,至诚无华,暂看不出他好,日久就显得突出。如襄城令刘方,吏民异口同声说他不怕麻烦,虽然没有什么特异,但这样也算差不多达到了这种境界。以前勒令二千石各尚宽明,而今奸富行贿于下,贪吏枉法于上,让有罪的逍遥法外而无过的受刑,是最大的倒行逆施。以苛求为察,以刻薄为明,以轻为德,以重为威,四者或兴,下面就有怨恨。我诏令下了几遍,官员来往于途,而吏治并不见好一点,有的还失职,这祸害究从何来?希望好好执行旧日的法令,以合乎我的心意。”

二月初四,开始用四分历。章帝下诏说“:今山川鬼神应祭祀的都没有秩序。今应议定增加各种祭祀,以祈祷丰年。”初六,章帝东巡察。初九,凤凰聚集肥城。十五日,章帝耕于定陶。诏令说“:三老,年高,孝悌,德行端淑。勉力田作,勤劳辛苦。国家很崇敬他们。今赏赐他们每人一匹帛,勉励农功。”派使者到成阳灵台祭祀尧帝。二十一日,章帝到泰山,烧柴祷告岱宗。有黄鹄三十从西南飞来,经过祭坛上空,去东北时飞过宫屋,翱翔上下。行进到奉高。二十二日,在汶上明堂祭祀五帝。二十三日,祭祠二祖、四宗,大会外内群臣。二十六日,诏令说:“我巡视岱宗,烧柴望祭山川,祭祠明堂,以彰扬先帝功勋。二王和先圣孔子后代,东方国君的蕃卫,同姓诸侯伯父、叔父及众兄弟子孙,百官从僚,宗室众子,要荒四裔,沙漠之北,葱岭之西,西域之人,跋涉悬度,历尽艰险,骏奔郊畴,都来助祭。祖宗功德,延续到我。我一人空虚多疚,继承尊明,盥洗神灵享用的祭品,惭愧恐惧。《诗经·小雅》上不是说‘福贤人有爵禄,动乱也可以快速地制止’吗?四分历已经实行,日月昭著,也是想与士大夫同德自新。大赦天下。诸犯罪不当得赦的,一律赦免。免去博、奉高、嬴赋税,不要出今年田租、毛草。”

二十八日,帝到济南。三月初十,帝进到鲁,祭祀东海恭王陵。十一日,在阙里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。赏赐褒成侯及诸孔家男女布帛。十三日,帝到东平,祭宪王陵。十五日,派使者祭祀令陶太后、恭王陵。十六日,帝到东阿,北登太行山,至天井关。夏四月乙巳,有客星入于紫宫星座。初六,章帝回到洛阳。十一日,到祖先庙宇,祭祠高帝。五月三十日,章帝诏令说:“近来凤凰、黄龙、鸾鸟并集七郡,有的郡还出现第二次,还有白乌、神雀、甘露屡屡降临。祖宗的旧例,有的要颁布恩施。今赐天下吏爵位,每人三级;高年、鳏、寡、孤、独,每人赐帛一匹。经书上说:‘不要欺侮鳏寡茕独,让他们受恩惠。’现加赐河南女子百户牛一头,酒十石,让天下饮酒作乐五天。赏赐公卿以下钱帛各不等,洛阳人当酉甫的赐布,每户一匹,城外的三户一匹。博士员弟子现在太学的赐布,每人三匹。命令郡国上报明经的人,人口十万以上的五人,不满十万的三人。”

改庐江为六安国,江陵恢复为南郡。调迁江陵王刘恭为六安王。秋七月二十三日,诏令说:“《春秋》于春每月书‘王’,是重视三正———天正、地正、人正,审慎三微———三正之始,万物皆微。十二月立春,律定不论囚。冬至后《月令》上有顺阳助生的记载,而没有审讯囚犯判刑的作法。我请教高明,考查古籍,都说人君决定生杀,应顺从时候节气。现在规定十一月、十二月不审讯罪犯。”九月十六日,章帝诏令说:“凤凰、黄龙所出现过的地方免交二年租赋。加赐男子爵位,每人二级;先见者赐帛二十匹,近的三匹,太守三十匹,县令、县长十五匹,丞、尉半数。《诗经》上说‘:虽没有大德与你,歌舞娱乐一番也好。’其他一如赐爵先例。”二十日,征召济南王刘康、中山王刘焉参加举行祭祀。冬十一月十七日,冬至,初闭关梁,商旅不行。

二年春正月乙酉,诏曰:“《令》云‘人有产子者复,勿算三岁’。今诸怀妊者,赐胎养谷人三斛,复其夫,勿算一岁,著以为令。”又诏三公曰:“方春生养,万物莩甲,宜助萌阳,以育时物。其令有司,罪非殊死,且勿案验,及吏人条书相告,不得听受,冀以息事宁人,敬奉天气。立秋如故。夫俗吏矫饰外貌,似是而非,揆之人事则悦耳,论之阴阳则伤化,朕甚餍之,甚苦之。安静之吏,悃逼无华,日计不足,月计有余。如襄城令刘方,吏人同声谓之不烦,虽未有它异,斯亦殆近之矣。间敕二千石各尚宽明,而今富奸行赂于下,贪吏枉法于上,使有罪不论而无过被刑,甚大逆也。夫以苛为察,以刻为明,以轻为德,以重为威,四者或兴,则下有怨心。吾诏书数下,冠盖接道,而吏不加理,人或失职,其咎安在?勉思旧令,称朕意焉。”

息:平息;宁:安定。指调解纠纷;使事情平息下来;使人们平安相处。

息:平息;宁:安定。指调解纠纷;使事情平息下来;使人们平安相处。

与息事宁人相关的成语

与息事宁人相关的谜语